被骂惨的90后,可能是中国最正常的一代人。
「在我拿到几十万上百万投资和奖金的时候,很多成年人,拿着基本工资,过着十年如一日的生活。」
虽然后被辟谣,这段话是为了节目效果安排的,可它的大口气还是着实让人心头一紧。
相比前几代人的保守、00 后的狂魅张扬,曾被称为「垮掉一代」的 90 后,有可能是中国人格发展最正常的第一代人。
1
不把抑郁当矫情
你肯定听过这句话,「小孩子,哪来这么多心理阴影?」
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,最难的就是不被理解。
6 年前,网友@走饭 发了这样一条微博:
我有抑郁症,所以就去死一死,没什么重要的原因,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,拜拜啦。
微博的语气虽然有点轻松,但并不是开玩笑,因为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证实,账号主人已经自杀离世。
走饭离开后,她的微博多了 100 万条留言,每一条都是孤独得要死。
丘吉尔说,「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,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」。
哪怕在人前活得光鲜亮丽的明星,也总是逃不过抑郁症。
2016 年 9 月 16 日,乔任梁因抑郁症在上海去世,微博话题瞬间到「爆」。没人愿意相信,平日里这样一个阳光、温暖、爱笑的男孩,却活得如此痛苦。
2017 年 12 月 18 日,韩国男团 SHINee 乐队成员金钟铉,因抑郁症在家烧炭自杀,年仅 27 岁。
他的遗书这样写道:「我从里面开始出了故障,一点点啃噬着我的抑郁最终将我吞噬。
我无法战胜它。我厌恶我自己,断开的记忆抓住我,不管怎么对自己说要打起精神来,也找不到答案。 被堵住的呼吸如果无法通开,还不如就此停止。」
抑郁症对于 90 后的来说,早已不是什么陌生词汇。但在大部分中国父母的眼里,抑郁总被认为不是病,是矫情。「你都有勇气去死,为什么没有勇气活下来?」
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《二手时间》一书,记录了苏联解体后二十多年间的痛苦社会转型中,普通人梦想破碎,极端者甚至会选择自杀。他们只生活在昨天的记忆里,即所谓的「二手时间」。
经历文革、上山下乡、大饥荒...... 时代给我们父辈祖辈们的性格留下了鲜明的烙印,让他们生活在「二手时间」里,走不出曾经的记忆。
所以看着在物质条件丰裕下成长的 90 后,他们总爱说:「我经历的比你惨多了,你现在生活这么幸福,你在痛苦什么?」
一个 90 后说,「我的家族没有爱,所以从我开始,我要成为爱的源泉。」
再过 10 年,90 后 40 岁左右,作为独生子女一代,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,他们的压力无人分担,也无处诉说。
90 后依靠自己来了却上一辈承载的创伤,结束过去的痛苦,并且了结于此,不再传递。
2
不被禁锢的消费观
作家连岳曾讲过自己小时候的故事:他从小就寄住在外婆家,但是他的外婆是一个很节俭的人。
在他外婆看来,连岳的存在是一个「额外的粮食消耗者」,所以很不喜欢他,每次吃饭,只要连岳多吃菜,他外婆就会闹情绪,用白眼瞪他。
连岳说,这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扰。他很抑郁,但又不知道做什么,只能写信给父母,说自己在外婆家不开心。写完之后,又自我怀疑,怎么可以说外婆坏话。
成年后的连岳才发现,当年自己没有错。
他说:「中国的小孩子,从小到大,从家庭到学校,都要接受'节俭是美德'的教育,小孩子要节约水电,节约粮食。但这种教育是有害的,在这种教育理念下长大的孩子,容易养成各种吝啬怪僻,小便完舍不得冲水,攒上大便一起冲。因为对他们来说,这就是值得炫耀的美德。」
在很多长辈眼里,万般皆下品,唯有省钱好。
2016 年,上海宜家贴出告示:因中老年相亲一族在餐厅展开活动,自带饮食,大声喧哗,并长期占座,为维护商场经营秩序,实行先就餐后入座的模式。
这个人群的年龄在 45-65 岁之间,也就是所谓的 50 后、60 后、70 后一批人,他们自泡茶水、外带餐食、再加上人手一杯免费咖啡,一坐坐一天。